黄埔新征程特训营
大图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动态资讯 > 黄埔军校训练基地焕发新生:传承红色基因 锻造新时代人才高地

黄埔军校训练基地焕发新生:传承红色基因 锻造新时代人才高地

历史与现代交融黄埔军校训练基地升级重启 打造国防教育新标杆



一、百年历史沉淀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坐落于珠江之畔的黄埔军校训练基地,近日以全新面貌正式向公众开放。作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军事教育基地,该基地始建于1924年,曾为国民革命军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,其"亲爱精诚"的校训至今仍被广泛传颂。此次升级改造工程历时两年,在保留原有历史建筑风貌的基础上,深度融合现代化军事训练理念,形成"历史陈列+实战模拟+国防教育"三位一体的新型复合功能空间。


基地内现存2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,包括校本部旧址、孙中山故居、东征阵亡烈士墓等核心建筑群。修缮过程中,文物部门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,对砖木结构建筑进行防潮、防蛀处理,并增设沉浸式全息投影展厅,通过动态影像还原北伐战争、东征战役等历史场景。


二、设施全面升级 构建多维训练体系 改造后的训练基地占地面积扩大至58公顷,划分为三大功能板块 1. 历史教育区新增交互式体验项目,如"战壕穿越"实景模拟、"摩尔斯电码"破译挑战,参观者可通过角色扮演感受革命年代的军事生活。 2. 技能实训区配备智能化靶场、城市巷战模拟舱、野外生存训练营等设施,引入虚拟现实(VR)战术指挥系统,可模拟海陆空联合作战环境。 3. 理论研究区建成军事战略文献中心,收录自民国至今的军事典籍2000余册,并配备军史研究数字化平台。


基地负责人介绍,新训练体系遵循"理论-实践-复盘"闭环模式,参训人员需完成不少于120课时的跨学科课程,涵盖军事理论、应急处突、国际战略研判等20余个科目。


三、社会效益凸显 赋能全民国防教育 作为首批"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",该基地已与38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,年均接待青少年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。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参训学员的战术素养考核优秀率同比提升17%,团队协作能力评估达标率增长24%。


特别推出的"周末军事体验营"项目备受家庭游客青睐,包含轻武器分解组装、野外定向越野、战地急救培训等体验项目。基地同步开发线上教育平台,通过3D建模技术将历史文物、军事器械数字化,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虚拟参观。


四、国际交流深化 搭建军事文化桥梁 在保留本土特色的同时,基地积极探索国际合作路径。近期与多国驻华武官处联合举办"和平使命"国际军事文化周,展示中外经典战例推演、传统兵法智慧对比等专题内容。训练课程中增设"国际安全形势分析""多边联合行动指挥"等模块,参训外籍学员比例较往年提升12%。


五、生态保护并行 打造绿色军营样板 改造工程严格遵循"修旧如旧"原则,基地内百年古树全部建档保护,新建雨水回收系统实现绿化灌溉100%自给。训练场地采用可降解材料铺设,夜间照明全面更换为太阳能灯具,荣获"国家级绿色建筑创新奖"。


未来展望 据悉,黄埔军校训练基地二期工程已纳入省级重点文化项目规划,计划建设水上作战训练中心、无人装备实训场等新型设施。基地将持续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,力争三年内建设成为国家级国防教育综合实践基地,为新时代强军目标提供人才支撑与文化助力。


这座承载着历史荣光的军事圣地,正以创新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强军篇章,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入推进注入持久动力。


报名电话热线:

13660693008(凌主任-手机、微信同号)
18028008328(谢教官-手机、微信同号)

营地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深井岐西坊20号
(黄埔青少年军事、黄埔军事主题园)

粤备案号:粤ICP备2021139870号
 粤公网安备440113020045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