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报名电话热线:
13660693008(凌主任-手机、微信同号)
18028008328(谢教官-手机、微信同号)
营地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深井岐西坊20号
(黄埔青少年军事、黄埔军事主题园)

-
微信公众号
-
凌主任
-
谢教官
黄埔军校训练基地,作为中国近现代军事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近日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这座承载百年历史的军事教育基地,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焕发活力,通过深化改革、创新训练模式,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。
历史底蕴与现代使命的交融 黄埔军校训练基地始建于1924年,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为培养军事骨干而设立的核心机构。其“亲爱精诚、团结奋斗”的校训,至今仍被奉为军事教育的核心理念。近年来,基地在保留历史建筑原貌的基础上,对训练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,新建了数字化战术模拟中心、多功能实景演练场及智能化指挥教学平台,将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。
据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,当前黄埔军校训练基地已转型为综合性国防教育基地,不仅承担现役军人的进阶培训任务,还面向社会开展国防教育普及活动。每年有超过万名学员在此接受包括战术指挥、应急处突、国际维和等多元化课程训练。
科技赋能军事训练 打造实战化教学体系 在军事训练领域,黄埔军校训练基地率先引入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(VR)及大数据分析技术,构建起高度仿真的战场环境。例如,学员可通过VR系统模拟城市巷战、山地攻防等复杂场景,实时接收战术反馈并调整策略。此外,基地还开发了“云端战术协同平台”,实现跨军兵种联合演练的数据互通,显著提升了训练效率。
值得一提的是,基地近年来重点强化网络安全与信息战教学模块。通过搭建攻防对抗实验室,学员可参与模拟网络渗透、数据加密破解等高强度训练,以应对数字化战争的新挑战。相关课程设计已获得多个军事院校的借鉴与推广。
开放合作 深化国际军事交流 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军事训练平台,黄埔军校训练基地持续拓展对外交流渠道。据统计,近五年来,基地已与30余个国家的军事院校建立合作关系,开展联合演训、学术研讨及人才交换项目。例如,2023年举办的“和平使命”多国联合反恐演习中,来自亚洲、非洲及拉丁美洲的百余名军官在此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特训,内容涵盖反恐战术、人道救援及跨文化沟通等。
基地还定期举办国际军事教育论坛,邀请全球军事专家围绕“非传统安全威胁”“智能化战争伦理”等议题展开对话。此类活动不仅提升了中国军事教育的国际话语权,也为构建全球安全合作网络提供了实践样本。
军民融合 助力国防教育普及 除现役军人培训外,黄埔军校训练基地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路径。自2020年起,基地联合地方教育部门推出“国防教育进校园”计划,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军事夏令营、战场遗址研学等活动,强化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意识。数据显示,该计划已覆盖全国200余所中学,累计参与学生超10万人次。
此外,基地还面向企业及社会团体开设“国防安全公开课”,内容涉及应急逃生、基础防卫技能及国防政策解读。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国防教育的受众范围,也为全民安全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实践平台。
未来规划建设世界一流军事教育基地 面向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,黄埔军校训练基地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,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“智能战术研发中心”和“军民协同创新园区”。前者将聚焦无人作战、太空安全等前沿领域的技术攻关,后者则致力于推动军事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。
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“我们的目标是将黄埔精神与新时代强军目标深度融合,为国防事业培养更多‘能打仗、打胜仗’的高素质人才。”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,这座百年军事教育基地正以崭新姿态,继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强军篇章。
黄埔军校训练基地的转型升级,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,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。在科技与人文的双重驱动下,它正成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、推动全球军事合作的重要支点。
报名电话热线:
13660693008(凌主任-手机、微信同号)
18028008328(谢教官-手机、微信同号)
营地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深井岐西坊20号
(黄埔青少年军事、黄埔军事主题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