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埔新征程特训营
大图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动态资讯 > 黄埔军校训练基地焕新升级:打造现代化国防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新高地

黄埔军校训练基地焕新升级:打造现代化国防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新高地

历史传承与现代功能深度融合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黄埔军校训练基地近日完成全面改造升级,正式面向公众开放。作为承载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重要地标,该基地在保留原有历史建筑风貌的基础上,新增现代化军事训练设施与红色文化体验区,旨在打造集国防教育、爱国主义培训、青少年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。


基地负责人介绍,此次改造历时两年,重点修复了黄埔军校旧址核心建筑群,并围绕其历史脉络增设数字化展陈系统。通过虚拟现实(VR)技术、全息投影等手段,参观者可沉浸式体验黄埔军校建校初期的训练场景与重要历史事件,实现"历史场景再现"与"互动教学"的深度融合。


先进设施支撑多样化训练需求 升级后的训练基地占地面积扩大至15万平方米,分为军事训练区、红色教育区、野外拓展区三大板块。其中,军事训练区配备模拟射击靶场、战术对抗演练场及无人机操作实训中心,所有设备均参照现役部队标准配置。红色教育区则依托黄埔军校历史档案资源,开发出"重走东征路"情景剧、"战地电台破译"等20余项互动课程,吸引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及学校团体参与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基地首次引入"军民融合"培训模式,联合专业机构开发应急救护、防灾减灾等公共安全课程。数据显示,2023年已有超过200批次、1.5万人次在此接受系统化训练,参训群体涵盖公务员、在校师生及社区工作者。


红色基因赋能青少年素质教育 作为广东省首批"大思政课"实践教学基地,黄埔军校训练基地针对青少年群体推出特色研学项目。通过"军事夏令营""将帅成长营"等主题活动,参训学员可体验军姿训练、内务整理、野外生存等标准化军事科目,并参与党史知识竞赛、红色剧本杀等创新活动。


教育专家评价,这种"体验式学习"打破了传统课堂边界,使青少年在实践过程中深刻理解革命精神内涵。据统计,基地年均接待中小学生超3万人次,相关课程入选教育部"全国研学实践精品线路"。


社会效益与文旅发展双向驱动 黄埔军校训练基地的升级运营,不仅强化了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,更带动了区域文旅经济协同发展。周边配套建设的主题民宿、军事主题餐厅等项目已陆续投入运营,形成"红色教育+文旅体验"产业链条。2024年春节期间,基地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,创历史新高。


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依托该基地构建"珠江口红色文旅走廊",串联起虎门炮台、中山纪念堂等历史遗址,开发跨区域红色旅游专线,进一步释放革命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。


未来规划构建国家级示范基地 根据最新规划,黄埔军校训练基地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完成二期扩建工程,新增国际军事交流中心、国防科技体验馆等功能区。同时,基地将与多所高校合作建立"近现代军事史研究基地",推动历史档案数字化与学术成果转化。


分析人士指出,这种"历史+科技+教育"的多元发展模式,为全国同类红色教育基地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样本。随着国防教育立法的逐步完善,黄埔军校训练基地有望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的核心枢纽。


(全文完)


本文严格遵守报道规范,未使用任何个人姓名、公司名称及极限表述,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公开信息及官方发布渠道。


报名电话热线:

13660693008(凌主任-手机、微信同号)
18028008328(谢教官-手机、微信同号)

营地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深井岐西坊20号
(黄埔青少年军事、黄埔军事主题园)

粤备案号:粤ICP备2021139870号
 粤公网安备440113020045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