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埔新征程特训营
大图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动态资讯 > 黄埔军校训练基地:赓续历史使命,锻造新时代国防教育新标杆

黄埔军校训练基地:赓续历史使命,锻造新时代国防教育新标杆

黄埔军校训练基地焕发新生机 打造国防教育与实践融合新高地



一、历史底蕴与时代使命的交汇 位于广州市黄埔长洲岛的黄埔军校训练基地,依托百年军校旧址而建,承载着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厚重记忆。作为中国近现代军事教育的发源地,该基地在保留原有历史建筑风貌的基础上,通过整合军事训练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功能,逐步转型为集历史展览、军事训练、国防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平台。


基地内现存的历史遗迹包括校本部、孙中山故居、俱乐部等,均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近年来,基地管理部门通过数字化复原、沉浸式展览等手段,生动再现北伐战争时期军校学员的日常训练场景,并结合现代国防教育需求,开发出"历史+实战"的特色课程体系。


二、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的创新融合 为适应新时代国防教育要求,黄埔军校训练基地推出三大核心训练模块 1. 基础军事技能训练涵盖战术动作、野外生存、轻武器模拟操作等标准化课程,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,参训人员可根据年龄和身体条件选择不同难度等级; 2. 革命历史情景模拟利用VR技术还原北伐战役关键节点,参训者可通过角色扮演参与历史决策过程; 3. 现代国防理论研讨定期举办国家安全形势分析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专题研讨会,邀请军事院校专家驻场授课。


基地年均接待党政机关干部、高校学生、企事业单位员工等各类参训群体超2万人次,训练周期从3天短期集训到21天强化特训不等。2025年新投入使用的智能化训练评估系统,能实时追踪参训者的体能数据、战术决策能力等21项指标,生成个性化训练报告。


三、硬件设施与教学资源的全面升级 经过三年改造工程,基地现有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 - 建成占地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训练场,配备激光模拟射击系统、电子战术沙盘等先进设备; - 改造历史建筑3000余平方米,设置专题展陈区、互动体验区等六大功能板块; - 开发线上教育平台"云上黄埔",提供200余节军事理论微课及虚拟仿真训练项目。


在安全保障方面,基地严格执行国家《青少年军事训练安全规范》,配备专业医疗团队和应急预案体系。针对不同季节特点,制定防暑降温、防汛防台风等专项保障方案,近三年保持安全零事故记录。


四、社会效益与文化传播的双重拓展 作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黄埔军校训练基地积极拓展社会合作 - 与省内42所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,开发"军事历史研学"系列课程; - 承接港澳青年交流项目,2025年累计接待港澳参访团组27批次; - 打造"红色文化创意周"品牌活动,推出军事主题剧本杀、历史文物数字藏品等创新产品。


基地影响力辐射海内外,相关训练模式已被多个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借鉴。2025年启动的"黄埔精神国际传播工程",计划通过多语种线上课程、跨国云训练等方式,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军事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。


五、未来发展规划与战略定位 根据《粤港澳大湾区国防教育协同发展纲要》,黄埔军校训练基地将重点推进以下建设 - 建设"军事科技体验中心",引入人工智能、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展示项目; - 筹建国防教育师资培训学院,制定行业认证标准; - 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,开发适应高原、海岛等特殊环境的训练课程。


基地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发挥历史资源优势,在严守文物保护红线的同时,探索军事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新路径,为全民国防教育提供可复制的"黄埔样本"。


(全文完)


报名电话热线:

13660693008(凌主任-手机、微信同号)
18028008328(谢教官-手机、微信同号)

营地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深井岐西坊20号
(黄埔青少年军事、黄埔军事主题园)

粤备案号:粤ICP备2021139870号
 粤公网安备44011302004533